“兒童畫啟蒙教育”美術活動是我園的保教特色。我們充分利用實驗小學的兒童畫教育資源,開展課題研究,編寫校本教材,動員家長參與,加強對幼兒感受美、表現美的能力培養。
在時間、空間和材料上為幼兒游戲活動創設了良好的條件。在時間上每天安排固定時間保證各類區域游戲活動的開展,還充分利用走廊、樓梯平臺等公共區域設置“超市”、“醫院”、“郵政局”角色等游戲區。我們把已有的游戲活動器材與自制玩具結合起來,讓幼兒自主游戲,同時我們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,如,語言游戲、智力游戲、音樂游戲等;以此來豐富幼兒的游戲活動內容。
在體育活動中,老師能嚴格按計劃組織活動,并能做到張馳有度,保證幼兒的每天的活動量在兩小時左右,且每次活動時間安排合理,不使幼兒勞累過度。我們還利用節日組織了幼兒趣味體育運動會,開展了“親子運動會”。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、主動性。




在學習活動中,堅持以幼兒的發展為本,針對不同年齡段幼兒的教育目標,捕捉幼兒的興趣特點、了解幼兒現有的經驗,制定計劃,實施各項活動,如:同樣是學習“春天來了”要求小班幼兒知道春天花草樹木的變化;要求中班幼兒能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;要求大班幼兒能感受春天的美好,創編有關春天的詩歌。力求學習活動能回歸生活、貼近生活,確保幼兒在游戲中學習,在快樂中學習。
我們時刻將保護幼兒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放在工作首位,科學合理地安排幼兒一日活動。確保幼兒每天游戲三小時、戶外活動兩小時、體育活動時間一小時,并合理安排兒童在校的就餐時間,兩餐間隔時間不少于三小時半。我們將活動量大的游戲與活動量小的游戲相結合,活動中還要求教師能密切觀察幼兒,控制好幼兒的活動量。我們根據年齡、季節的不同制訂相應的作息時間,例如:大班下學期的幼兒即將升入小學一年級,為了讓幼兒有一個逐步的適應過程,我們適當地延長了集體活動時間。

每天為幼兒安排了晨間活動、早操、戶外游戲活動(室內自選活動)、戶外體育活動、散步。設置了360平方米晴雨室,并且按規定配備了各類玩具,不讓天氣因素影響幼兒的游戲活動。幼兒所有的活動均有計劃、有落實,并建立了嚴格的督查制度,確保了幼兒活動的質量,促進幼兒的生長發育,促進幼兒全面發展。

教師根據《綱要》精神,對幼兒發展水平進行評價,了解幼兒實際發展水平,制訂了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內容。如針對幼兒的身體發育、智力、生活習慣、衛生習慣等,充分結合各班幼兒實際發展水平,制定五大領域的教育目標,合理地安排幼兒活動內容。教育內容靈活多變,具有明顯的針對性。如教育過程中常伴有幼兒自發生成的活動內容,活動更是以游戲貫穿始終,體現幼兒的自主性,注重個體差異。
充分利用我園的現有資源,挖掘其教育功能。組織幼兒參觀白塘河濕地公園、慶安湖、云河廣場等,讓幼兒體驗到家鄉悠久的歷史文化,感受到家鄉美、祖國美,引導幼兒愛家鄉、愛祖國。同時開展家長學校、家長開放日、家訪、親子活動等工作,對幼兒進行有針對性地教育。
從新生入園開始就重視幼兒各項基本動作的訓練,在充分利用大型玩具的同時,教師、家長和幼兒自制了許多教玩具,來開展豐富有趣的體育游戲活動,如:小班的趕小豬,訓練了幼兒的持物控球跑能力,中班的玩瓶子,發展了幼兒跳躍能力、臂力;大班的袋鼠跳提高了動作的協調性與敏捷性等?偠灾,通過多渠道、多途徑地發展幼兒走、跑、跳、投、鉆、攀爬等基本動作。

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,我園要求各位教師在日常的學習、游戲等各項活動中注意引導幼兒規范使用常用的學習、勞動工具及各種材料。我園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置了不同的難易級別,開展了剪刀、蠟筆、橡皮泥等學習工具操作,洗手帕、剝雞蛋等勞動技能訓練,幼兒在玩中掌握操作技能。
通過開展“穿衣服、脫衣服、疊衣服”、收拾玩具、洗玩具等比賽活動,較好地激發幼兒自理生活的興趣,提高了幼兒生活自理能力。
注意從幼兒內在需求出發,把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,我園教師通過各種游戲活動,如:角色游戲、體育游戲、結構游戲、益智游戲等來創設和諧、寬松的語言交流環境,同時抓住孩子入園、離園、餐后、區域活動、戶外活動等多種機會,如餐后的時間里,給孩子安排一定的時間、空間,鼓勵、引導幼兒在活動中主動地相互交流,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愿。
在日常的閱讀訓練之余,每學年還開展“我是小小故事家”比賽,讓幼兒喜歡閱讀,享受閱讀的快樂;初步理解圖畫、符號的意思,感受閱讀的成果;提高閱讀的興趣,從而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。

在季節交替之際,定期帶幼兒走進大自然,讓幼兒通過“踏青”、“秋游”等活動,感受季節變換時大自然的美與神奇;引導幼兒從生活細微處去感受美的存在,如老師早早到園值日,他們從中感受到勤勞就是一種美;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,如舞蹈欣賞、繪畫展、唱歌比賽等,讓幼兒在這些活動中感受和理解美。
我們十分重視幼兒良好生活衛生習慣的培養,注重在日常的進餐、睡眠、入廁、學習活動、體育活動、游戲活動等環節建立明確的活動常規,以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。
在幼兒一日的活動中,注重從每一件小事入手,在穿衣,清理玩具時培養孩子的獨立自理能力;還采取了教師與幼兒共同制定《幼兒一日活動常規》的方法,激發幼兒遵守各種規則的自覺意識;并且通過規則游戲以及一些游戲規則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規則意識、任務意識,以游戲角色行為來培養幼兒的行為習慣;對于獨立能力差的幼兒,我們請家長和教師多做示范練習,如洗手、洗臉等行為習慣的培養,幫助幼兒控制情緒,培養自制力,通過開展值日生比賽,促進幼兒活動后能及時地整理物品,并放回原位。
立足于“為孩子的幸福人生養根”的辦園宗旨,通過輕松的兒歌、有趣的游戲,努力為幼兒創設安全、輕松的學習、生活環境,并通過群體性活動、我是小警察、我是小醫生等活動,創造機會讓幼兒多與同伴交往,培養幼兒的愛心,知道關心他人,幫助他人,提高與他人交流、溝通能力。
我園十分注重教師的師德教育,每學期定期開展師德培訓,學習師德先進人物,每學期期末評選出一位“師德先進個人”。通過愛心教育,使教師自發地尊重幼兒,加強教師和保教員與幼兒的互動,通過互動,拉近教師、保教人員與幼兒的距離,使幼兒從內心喜愛和信任教師。我園還積極引導教師在教學中注意觀察,對每個幼兒的交往信息及時作出反應,積極鼓勵幼兒主動與他人交往,懂得與他人相處的方法和禮儀,樂意與同伴合作。
充分利用節日開展各種大型活動的契機,如:“六一”文藝匯演、“元旦”親子活動、“我是小畫家”等活動,鼓勵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來,讓他們在活動中感到樂趣,在活動中得到友情,在活動中盡情地去說、去唱、去跳,通過這些活動,極大地提升了幼兒集體意識,并培養了幼兒大膽、開朗、自信的性格。
以“為孩子的幸福人生養根”為辦園宗旨,認真貫徹落實《幼兒園管理條例》、《幼兒園工作規程》和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》。
為了培養幼兒社會責任感,促進幼兒樂于助人、關愛他人等良好品質的形成。我園開展了“幼兒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研究”市級課題的研究。我們以“小巧手”美術活動為辦園特色,除了在周計劃中安排相關美術教育內容之外,還在區域設置上為幼兒提供充足的美術操作材料,如,美工紙、水彩筆、油畫棒、橡皮泥、剪刀、彩紙、手工制作紙、廢舊物品等。
注重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。平時在活動室內積極開展手工制作活動,利用在園時間以及手工方面的宣傳畫、優秀作品來激發幼兒動手興趣,讓他們體驗剪紙、自制玩具、捏橡皮泥的樂趣。每學期我們都讓幼兒參加作品評比,如,手工編織、剪貼畫、泥工等。并邀請家長參與其中,與幼兒一起分享成果。從而達到互相學習,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,同時發展了幼兒的智力。這項活動也得到家長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。